文丨 李晓利
提到“钢铁侠”,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美国电影《钢铁侠》。在国内,有一家公司致力于将科幻变为现实,取名就叫北京钢铁侠科技-欢迎来到公海堵船www710132·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以下简称钢铁侠)。创始人张锐带领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不仅具备行走能力,而且双臂灵活,能够在具体场景下完成多项任务,如抓取和搬运物品。它被设计用来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类提供各种服务,这正是张锐创立钢铁侠的初衷。
张锐
北京钢铁侠科技-欢迎来到公海堵船www710132·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创始人
《企业家》:近两年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仅涌现出一批初创企业,特斯拉、小鹏、小米等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都下场开发人形机器人。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锐:对于企业来说,每年都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是行业发展的常态。看到人形机器人领域吸引了如此多的关注和投入,这标志着行业正在逐步成熟和扩大。自2015年成立以来,钢铁侠见证了行业内的起伏变化。在同期成立的面向餐饮服务的机器人企业中,虽然数量众多,但真正能够坚持下来并持续发展的企业寥寥无几。这是因为这个领域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且市场教育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最初并没有直接面向餐饮服务机器人,而是选择了更为复杂的人形机器人作为切入点。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也没有太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然而,我们基于自身的判断和对市场的洞察,认为人形机器人虽然技术挑战大,但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这样的成功更具意义。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需要经历市场教育的过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潜在买家,但他们对人形机器人的功能、价位和购买途径可能并不了解。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继续投入研发和创新,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和稳定性,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人形机器人。张锐:在风口期,很多企业会涌入某个行业。但是,科技行业需要不断的投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如果企业在面临困难时轻易放弃,不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不进行创新和探索,即使下一个风口来临,也很难抓住机遇。一般来说,一个风口期大约持续三年左右,风口过后,那些没有抓住机会的公司很难崛起。一家科技企业能够持续发展,要么具备自我造血能力,通过创新产品或服务实现稳定的盈利,确保企业内部的资金链健康循环;要么能够获得外部投资,借助资本力量,快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因此,科技企业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家》:您认为人形机器人赛道给企业带来了哪些机会?
张锐: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兴起,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人形机器人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挑战。比如新材料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此外,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整机生产方面,人形机器人推动了产业链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探索和应用。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人形机器人的性能和可靠性,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在研发方面,人形机器人对技术的要求极高,促使企业不断投入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人形机器人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包括机械工程、AI等多个学科,为企业提供了跨界合作的机会,促进了不同领域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在服务方面,人形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无论是家庭服务、医疗服务还是公共服务等领域,人形机器人有望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这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企业家》:您如何看待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和潜在增长?张锐:从规模上看,人形机器人有潜力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产品。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汽车是面向家庭的产品,无论是个人购买还是公司购买,本质上都是人在购买。考虑到全球人口数量,应该会有相应数量的汽车需求,再加上汽车的报废周期,每年都会有一定销量。然而,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面向To B端,市场单一,而从事人形机器人生产和服务的企业更是稀少,导致整个行业规模相比汽车行业小。要让人形机器人成为大规模产品,需要从面向企业市场转向面向消费者市场,但这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有一天人形机器人从To B到To C市场,将会出现一个超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赛道。
《企业家》:钢铁侠成立至今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张锐:研发一款完成各种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并不容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探索。公司成立九年来,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最初的三年里,我们主要处于积累阶段,致力于让人形机器人学会走路,并逐步适应不同类型的路面,包括台阶、平坦道路和崎岖山路等。接下来的三年,我们专注于提升机器人的感知和决策能力。而在最近的三年,我们主要进行场景应用的研发,打造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突破“肢体”关键技术,针对特定场景开发并执行具体任务。这些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在技术积累方面,过去九年我们在核心技术领域,包括核心零部件、核心算法以及机械本体等方面均坚持自主研发。其次,从产品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实现了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完整流程,产品成熟度不断提高。最后,在资质和荣誉方面,获得了行业内相关的众多荣誉和资质,成为行业内制定标准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如今,我们已经将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推进到第六代,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提高到了99%,并且实现了人形机器人最早的商业化落地。人形机器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庞大的产业分工。我相信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实现是值得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未来,我们希望让人形机器人能够实现扫地、洗碗等功能,让它在日常家庭养老服务和各种危险复杂环境中,帮助人们完成大部分工作。张锐:这些年,我们主要将时间投入在提升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可靠稳定性方面。人形机器人的整体协调对硬件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在运动控制方面,首先,我们深入研究了舵机的控制算法。舵机是机器人运动的关键单元,如何精准控制其运动,消除误差和偏差,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努力找到解决结构带来的各种误差的方法。其次,我们致力于实现整机的协调性。无论是16个关节、20多个关节还是30多个关节的人形机器人,它们都需要各个单元之间的完美协同。单独测试或生产某个单元可能没有问题,但一旦整个系统开始运行,单元之间的协同可能会产生误差。这些误差一旦累积,可能会导致整体效果大打折扣。为了确保人形机器人成为一个可靠的系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
张锐:我们目前的主要工作重心聚焦于能源领域,特别是电力和石油行业。以电力行业为例,我们的技术已成功在国家电投云南公司落地并投入使用。光伏发电的建设往往面临一项重大挑战,光伏板等材料通常需要在山区进行安装,而这些材料由于体积庞大,运输过程异常艰难。传统的运输方式往往依赖于车辆将材料运至半山腰,“最后一公里”依赖于人力搬运。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经过深入的调研和测试,我们发现其他类型的机器人产品并不适合在复杂山路上进行大负载运输。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因其独特的形态和强大的性能,成为了最理想的选择。人形机器人能够成功地将重达一吨的光伏板从山脚下运送至山顶,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在运输光伏板的过程中,人形机器人主要面临两个挑战。首先,如何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保持稳定行走,这要求机器人具备出色的平衡能力和地形适应能力,以适应地形变化。其次,如何准确识别山路路线,这需要机器人具备高精度的地图定位和环境感知能力,以确保能够自主规划出合适的行走路径。为了解决人形机器人识别山路路线的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能够模拟人眼的视觉感知过程,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让机器人能够像人一样识别和理解复杂的非典型道路环境。通过非典型道路视觉识别技术,人形机器人将能够在野外环境中完成光伏板的运输任务。
|